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组织工作 > 公务员工作

旬邑:“1+1”导师帮带模式 筑牢公务员成长基石

时间: 2025-04-27 10:12:07
来源: 咸阳日报
【字体: 打印

今年以来,旬邑县以“夯实人才培养基础”为着力点,创新构建“1+1”导师帮带新模式,聚焦试用期公务员“不会干”“不会写”“不懂民”等痛点问题,精准施策、靶向发力,为新入职公务员成长注入强劲动力,实现“1+1>2”的高质量培养成效。

精准选优配强,搭建成长“引航桥”。严格把牢导师选拔关,深入指导各用人单位精心挑选责任心强、工作经验丰富、工作成绩突出的业务骨干担任导师。在乡镇岗位,优先选配了熟悉农村工作、善于处理群众事务的领导干部,在县级部门,优先选配了公文写作功底扎实、业务流程精通的骨干。去年以来,已结成53对帮带对子,为每位试用期公务员配备到最贴合自身需求的指导,让导师成为其职场道路上的“引航者”。

靶向解决难题,传授履职“金钥匙”。针对试用期公务员普遍存在的“不会干”“不会写”“不懂民”问题,导师们各展所长,授人以“渔”、教人以“法”、率人以“行”。解决“不会干”,导师们带领新人深入工作一线,通过现场示范、案例讲解,将复杂的工作流程拆解成易懂易学的步骤,助力新人迅速掌握工作技巧。面对“不会写”,导师们从公文格式规范、写作逻辑架构入手,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,帮助其提升写作能力。针对“不懂民”,导师们带领新人深入单位包抓村开展走村入户,直面群众,与群众拉家常,让新人学会用群众语言沟通,真正走进群众心里。

激发交流活力,实现互促“新跨越”。“1+1”导师帮带模式不仅是导师对新人的单向指导,更是双向交流、共同成长的过程。在日常帮带中,新老公务员相互学习、互采其长。新人思维活跃、接受新事物快,能为工作带来新想法、新思路;导师经验丰富,帮助新人规避错误、少走弯路,实现良性互动,让双方在交流中共同进步,实现“1+1>2”的叠加效应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