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南京市江宁区新兴领域发展活跃、平台企业集中、消费业态多元,呈现数量多、密度高、增长快特点,江宁区积极扩大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,“统”党建力量、“融”工作举措。不断织密组织网络、创新服务载体、提升治理效能,有效激活新兴领域党建“红色引擎”。
变“单打独斗”为“全域联动”
完善工作架构,把新兴领域党建纳入基层党建“强基提质行动”,明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,将外卖配送等7个行业党委统一划转“两新”工委,完善定期调度、项目领办、联系督导等制度,让责任不踢皮球。
结合企业大走访、“百链千企”蹲点调研,开展新兴领域“清底数、建组织、补短板”行动,一“网”管理行业、党建、业务、人群,统筹单独组建、区域联建、行业共建等方式,指导成立T3出行南京地区司机党委,推动21家行业协会商会成立党组织,全区“双有”比例达97.3%,“三新”领域发展党员占比近五年提升18个百分点。
强化正向引导,加强新兴领域“四级五专”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,定期为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、党务工作者“充电赋能”,以“流动课堂”“车间微党课”等学习模式,提升一线工作者履职水平。
变“被动服务”为“主动破圈”
整合社会资源实现“行有所托”,依托党群中心、整合闲置用房,挖掘企业空间、利用街边设施,统筹工会、团委、司法、卫健等部门资源,打造197处“宁小蜂”驿站,在景枫、万达等商业综合体建设“骑士友好街区”,集成休息、饮水、充电等基础服务,组织“小蜂运动会”、小哥体检,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超5000人次。
盘活存量空间实现“住有所居”,针对新就业群体,“找房难、租金高、配套缺”的“心头病”,统筹600余套房源打造“新宁之家”,以市场价50%定向租赁,配套公区食堂、子女托管等服务,全面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,当前入住率已近五成。
畅通提升渠道设立“就业服务站”,围绕政策普及、法律宣讲、技能提升、兴趣培养、心理健康,“量身定制”五类青年夜校“小哥课程”,开通专属服务热线,全方位拓宽新就业群体成长路径。
变“治理变量”为“发展增量”
释放“新”力量赋能产业发展,发挥全区“1+5+N”产业链党组织资源聚合作用,推出“企业发展陪伴计划”“小麟通”等政策“大礼包”,组建党员突击队“揭榜挂帅”,以新兴领域先锋力量引领产业技术突破与集群跃升。
发挥“新”优势驱动治理增效,聘任180名新就业群体担任“社会观察员”,组建85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,依托“我的江宁”APP上线“掌新码”模块,集成扫码开门、骑行监管、问题反馈、积分兑换等功能,累计收集反馈餐饮安全、消防隐患等信息300余条,释放新兴领域“流动哨兵”治理效能。
盘活“新”资源激发振兴动能,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,开展“牵手‘第一书记’”专项行动,推动5家行业协会商会分别与钱家、大庙等村结对共建,助力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显著提升,经验正复制到更多经济欠发达村,助力乡村振兴跑出新的“加速度”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